永乐高ylg888888-欢迎您

新闻中心

/ 永利总站ylzz欢迎你/行业新闻/党建资讯/

水稻行业翘楚汇聚天津,聚焦杂交粳稻产业发展

2015年1月20日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杂交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杂交粳稻企业重点实验室以及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暨“杂交粳稻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交流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万建民、中国水稻所副所长胡培松、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邓华凤等科研单位专家以及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天津市科委、天津市农委、滨海新区等部门领导共2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杂交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杂交粳稻企业重点实验室以及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联盟副理事长邓华凤主持。

 
领导发言篇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刘迟处长从管理的角度就如何发展杂交粳稻提出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指出,目前杂交粳稻还未具体列入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范畴,愿通过重大专项等桥梁促进杂交粳稻产业快速发展。天津市科委创新体系建设与管理处刘建军处长指出,要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前提下,围绕国家粳稻尤其是杂交粳稻重大需求和问题导向开展创新,加大对粳稻尤其是杂交粳稻的支持力度,为中国粳稻产业发展做好服务。天津市农委计划财务处赵先健副处长指出,今后市农委要在杂交粳稻发展加大投入力度,为国家粳稻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天津市农委科教处张晓东副处长指出,今后将通过贴息政策、人才引进等方式对杂交粳稻的发展给予支持。
会上,国家粳稻中心及重点实验室东丽副主任、产业联盟交流处蔡卓副处长分别就近几年工作进展进行汇报,中心及重点实验室主任华泽田教授对运行机制及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重要补充。专家针对各稻区粳稻发展现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研究提出下一步促进杂交粳稻产业技术进步的建议及意见。


工作进展篇
 
中心及实验室围绕杂交粳稻产业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强优质组合选育和制种产量,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粳稻优势群鉴定与应用、粳稻多基因型杂种优势利用、红莲型细胞质不育系选育展开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1)发掘一批粳稻特异新资源,包括品质优良资源、除草剂敏感的资源;营养价值高的资源材料、低升糖指数资源材料等;(2)创制出一批性状优良的杂交粳稻亲本材料,其中8个已通过天津市种子管理站鉴定;(3)选育出多个粳稻品种通过审定,中心目前已拥有“隆优”、“隆粳”系列水稻品种20余个;(4)申请发明专利90项,10项获得授权;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23项;先后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4项;(5)培养博士后14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8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奎丽梅研究员指出,杂交粳稻品种的广适性差制约了其发展及推广,可从品种光温钝感上考虑解决;品种的花期相遇但是花时不遇影响制种产量,可以利用F2杂种优势解决;三是栽培技术上,氮肥的施肥量与杂交粳稻的产量不是正相关,适当控制施肥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曹黎明研究员指出,近几年,上海通过推进地方产业体系建设,杂交粳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15年种植面积可达50万亩,占全部水稻种植面积的35%左右,预计十三五期间杂交粳稻种植比例达50%。另外,通过培育优质、高产、广适性并适于机械化生产的品种,进一步提高杂交粳稻在上海的推广面积。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宋世枝研究员指出,杂交粳稻发展除选育强优势品种外,要注意栽培方式,控制氮肥用量。另外,应加大国家层面的支持力度。新疆农科院林志清研究员指出,杂交粳稻推广受阻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增产优势不明显、二是父本的选择影响杂交粳稻品质、三是亲本的亲和力及抗寒和耐高温性影响制种产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王才林研究员指出,江苏的杂交粳稻发展同样受品质、产量等影响;另外,柱头外露率是影响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王德正研究员指出,杂交粳稻的广适性亟需提高,特别是提高稻瘟病、稻曲病的抗性;另外,培育抗倒性强、适于机械化生产的杂交粳稻品种对发展杂交粳稻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李绍清研究员指出,杂交粳稻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品质、抗性等,更要注重高附加值方面研究;另外,杂交粳稻稻瘟病严重,可通过导入抗性资源,提高其抗性,有利于杂交粳稻推广。


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进一步加强了杂交粳稻技术领域间的交流合作,有效促进了杂交粳稻产业技术进步,对推动杂交粳稻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部门:科研部

Baidu
sogou